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不论写什么题材,最终都会回归到一个中心思想:强调自己有多么热爱学习,分数有多高。但问题是,美国大学并不喜欢这种“得分高手”,跟托普仕Alice老师一起来看下原因吧。
与应试考试不同,美国大学里的很多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的:社交、社团、实习、出国交换…突如其来的变量打破了原先单一维度的生活让习惯了埋头念书的“做题家”一下子无所适从。
可问题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高中的应试体系也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当"做题家们"被推搡着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时,很多人瞬间迷茫了。
那么,为什么美国大学不想录取“做题家”呢?我想从申请程序、招生官视角、中美教育差异三方面来解释这个观点。
首先,从申请程序的角度来看,美国大学的申请体系由多个因素构成:学术成绩、标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和奖项、申请文书、推荐信、面试…如果你想申请美国顶尖名校,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的录取结果。
美国大学希望通过这些因素去检验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标化考试成绩只能检验你的语言、学术和数学能力,所以它对于录取结果的作用并不是一锤定音的。标化成绩只能保证你在美国大学申请中不占劣势,却没法保证你比别的申请者更有优势。
因此在成绩之外,招生官也引入了其他因素去评估你的能力:你是否在课外活动中展现对某一学术领域的浓厚兴趣?你文书有没有展现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你是否在面试中与校友面试官谈笑风生?
如果你光有好的标化成绩,却拿不出什么精彩的课外活动,申请文书写得平平无奇,面试面得磕磕绊绊,那美国名校招生官大概率会无情拒掉你,因为他们想录取的不是只会学习的“做题家”,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在招生官的视角下,他们想找能给校园带来能量和活力的学生。
招生官知道,你在大学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一方面,学校是象牙塔,它会尽可能满足你对学术科研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是社交场所,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培养兴趣爱好和审美趣味。
因此,招生官希望ta招进来的学生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尽情享受校园生活,与同学们产生智力和友情上的连结,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前几年哈佛大学亚裔歧视案闹得沸沸扬扬,其中引起争议的Personality Index(个性指数)也证实了这一点:招生官会根据你申请材料展现出的个性,来决定要不录取你。
如果招生官只能从你的材料中读出“做题家”这样的刻板印象,那么ta没有办法想象你在校园里如鱼得水的未来,更别提向你抛出橄榄枝、给你发offer了。
第三,我们可以从美国大学的申请体系看出,美国推崇的并不是一个“唯分数论”的教育制度。
我们看到,在“唯分数论”的体系中,学习、分数与知识的关系是本末倒置的。原本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分数只是检验学习的工具,知识才是最应该被重视的结果。
但现在呢?学习成了一种被歌颂、浪漫化的举动,分数成了加速内卷、助长慕强的竞品。在“唯分数论”的体系下,对知识单纯的好奇心似乎已经没法满足应试教育的胃口了,能让“做题家”实现自我价值的,似乎只有盲目学习、苛求高分。
而在美国大学的申请体系中,不论是AP考试,还是像SAT、ACT这样的标准化考试,学习和分数永远是服务于知识本身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答题逻辑,你在成绩上获得的回报是与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美国大学的考试不是为了难倒你而出题目的,分数也不是为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存在的,它的申请体系更不像高考那么简单一刀切,而是用个性化的方式,从人数众多、复杂多元的申请者中挑选最合适的学生。
这是因为美国大学知道,“做题家”已经没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没有办法满足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了——
毕竟,能在社会中立足的人不是“标榜自己热爱学习、实则被分数束缚”的学生,而是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习惯团队合作,拥有明确的个人规划,强大的执行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
以上就是托普仕留学为大家介绍的美国大学为什么不喜欢“得分高手”,关于美国留学的相关问题,欢迎在线咨询托普仕高端留学顾问老师。托普仕留学专注于美国TOP30名校申请,5V1服务模式体系,严格限制招生人数,让您直达美国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