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福考试2026年又双叒叕要改革了,频繁变动的背后,却悄悄掀起了一场关于分数价值的无声战争——高校开始对托福分数“重新定价”。不少申请者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高分,好像越来越不够用了。下面托普仕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美国大学托福要求越来越高。
一、为什么美国大学对托福要求越来越高
以前,托福考到100分,对于很多顶尖高校来说已算“安全线”了。而现在,它正在变成“基础线”,甚至“弱势项”。当MIT计算机博士项目果断将门槛从100分提至110分,同学们就应该知道,以前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托福能考到100分的考生占比约为25%。也就是说,每四个考生中就有一个达到这个水平。这样的分数,在竞争极其激烈的顶尖项目——尤其是像MIT计算机这样的热门方向——中,显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筛选力度。
相比之下,托福110分在全球考生中占比仅约7%,更接近雅思7.5分(换算为托福约112分,占比约4%)的稀缺性。高校不得不通过提高门槛,来维持录取学生的“精英含量”。
这就像货币超发会导致通货膨胀一样,当高分变得越发常见,那么大学的回应也很直接:提高录取“汇率”。而这不仅仅是个别学校的行为。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名校开始在语言成绩上“加码”。托福,正在从“达标型”指标,逐渐转变为“竞争型”指标。
二、托福成绩“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对于申请者来说,分数通胀带来的远不止“再考一次”这么简单。它意味着:
经济成本的大幅增加:多次刷分代表多次考试费用、培训课程投入,甚至假期集训班的额外开支
时间与精力重新分配:原本可用于科研、实习或文书准备的时间,被迫向语言考试倾斜
心理压力持续累积:每次分数提升边际难度加大,焦虑感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也有同学苦笑道:“以前觉得托福上百就能‘上岸’,现在上百只是拿到了入场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剑桥这类英联邦高校对托福改革持观望态度,而美国高校仍坚定使用托福——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调分。
这种差异导致许多原本计划多国混申的学生,不得不做出更精细的权衡:
是否要同时准备雅思和托福?
是否要根据院校对托福的接受度重新选校?
是否要因语言政策的不确定性放弃某些国家?
这使得申请策略从“广撒网”逐渐转向“精打细算”,可以说每一步都充满了博弈。
但其实对高校来说,改革也有几个关键疑问:
新考试能否真实反映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
分数信度和效度是否与之前一致?
会不会因为考试变“友好”而导致新一轮的分数膨胀?
高校的犹豫,并非不接纳改革,而是需要时间观察:新考试的分数,到底“值多少”。
不过,申请者也不必过度焦虑。一方面,美国大学仍然高度依赖托福成绩,尤其是研究生院和博士项目。它们不太可能突然全面拒绝托福,更多可能是像MIT那样——悄悄调高分数线。
另一方面,语言成绩本质只是一个工具,关键仍在于它能否有效区分学生的语言水平。只要分数具备可信度和可比性,大学就会继续使用。大不了就是重新划定一条线。
如果您对为什么美国大学托福要求越来越高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您在线咨询托普仕留学老师。托普仕留学专注美国TOP30名校申请,采用5v1服务模式,21步精细服务流程,硬性四维标准+六维背景提升等留学服务体系,为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