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校看排名错了吗?还要看什么,不少收到录取通知厉害的朋友们,在开始选择学校都有过这样的苦恼。托普仕Emma老师有感而发来也来谈谈这个话题。
有一位申请成功的同学曾经和我说过:幸也不幸,我当初没有太多选校的苦恼。选择来UCSD 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的生物工程系排名不错,然后SD 的生活条件真的很棒。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也太单纯,其实选择学校可以也应该从很多面向去思考。
这们同学的后见之明是正确的,那么,该用排名来选学校吗?除了排名,还有哪些重要因素?希望提供给「幸运拥有烦恼」的读者多一些思考的角度。
该用系所排名来选学校吗?
关于这问题,我的回答是:Yes and No。听起来像废话,不过让我说下去。
「排名」这东西,总是受到国内学生(尤其是家长)的格外重视。想起来也颇有道理。
第一,有公信力的单位(公司、机构、杂志)做出来的排名,确实是经过诸多专家的专业考察与分析所得出来的结果,有其参考价值。而且通常他们会去搜集一般大众无法获得的资讯,例如QS大学排名会用雇用者评价(Recruiter review)和学术同行评价(Academic peer review)等。
第二,有排名真的很「方便」,当没有时间或不想花太多精神去研究每间学校各面向的优缺点,有专家直接告诉我们结论还真是省事。
所以「Yes」的原因,在于排名可以很快地给我们大略的概念,知道哪些学校有相关系所,了解前十、前二十、前五十的学校分布。如果比较不同单位的排名结果,更能获得排名可信度的资讯。
那为什么「No」呢?因为快速、大略的另一面,就是忽略了对这些资讯的深入思考。每间学校像每个人一样,有不同的长相、个性、喜好、专长,怎么能用几个数字就能涵盖?
举例来说,生物工程领域(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ioengineering),在最新USNews排名,第一是Johns Hopkins,并列第二的是UCSD和Georgia Tech。若了解这些学校的「研究属性」迥异,或许选择并不难。简短来说,Johns Hopkins强在医学临床研究;UCSD强在基础生物研究(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Georgia Tech则偏向与工程技术的结合。虽然都是生物工程,但细分下去每间学校有名的子领域都不同,该如何比较?既然无法比较,又怎么能从一个排名看得出来?再者,研究所排名常以学校和教授的学术表现、研究成果来衡量,但如果申请研究所是打算进入业界,那这份排名参考性高吗?是不是寄信去询问该系所教授或学生,是否有和企业合作、之前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还比较有帮助?
总而言之,排名是综合性的指标,可作为认识学校的第一印象。但必须思考这数字背后,涵盖哪些不同层面的资讯。这也是我们出国时,为什么要拼命的查教授研究方向、搜集学校资讯、询问学长姐经验,就是要评估这些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再根据自己对每个方面重视的程度,给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最后得出自己专属的排名。
排名之外,还有什么重要因素?
1. 指导教授── 好老板很重要,不过是选校最重要的因素吗?
有许多学校,PhD入学后便由指导教授负担学费和生活费。若是这种情况,那选择指导教授(老板)比起其他因素重要多了。指导教授的风格、脾气、视野、思想几乎决定了你的博士班过得是否充实、开心。关于如何选择指导教授可以参考这篇「How to pick your graduate advisor」。但也有许多学校科系,例如我念的生物工程系,第一年是可以到不同实验室试水温(lab rotation),第一年结束再决定老板。这状况下,只要确保该校有两三位以上我有兴趣的教授,我就会考虑。
不过即使一开始就得选老板,也不尽然就要以指导教授做为选学校的唯一考量。不少学生出国前会担心,怕跟到合不来的老板,但因为他保你进来这间学校,便不好意思毁约。不过来到美国才发现,其实弹性空间比想像中大得多。若不满意这个教授,可以有策略性地跟老板讨论,让你到其他老师的实验室「合作」(找co-advisor);努力尝试过仍不喜欢,甚至可以坦白地说你不想浪费彼此的资源和时间,许多教授并不会强行留人(虽然会有点负面影响,但还是自己的人生比较重要);就算教授把你踢出去,系上也可能有急救措施(好的学校很保障PhD学生权益),让你找到下个教授之前不至于要自己负担学费。所以一开始选教授也不是订终生的大事。
2. 奖学金── FELLOWSHIP, RA, TA 有差吗?没给钱还要念?
每间学校给奖学金的方式不尽相同。以博士来说,常见的给法是第一年由系上出钱(departmental fellowship),让一年级新生修课、到不同实验室做研究,这种状况通常能减轻第一年的研究压力也提供寻找研究方向和实验室的自由,为首选。其次,对于国际学生,有些学校(我的科系)会要求学生必须找到教授愿意给研究助理新水(RAship) 才会发录取通知。领研究计画的钱毕竟就要做事,而研究方向也会被计画内容局限。另外,有些学校是给助教薪水(TAship),学生必须每个学期投入25% (10 hr/week)到50% (20 hr/week) 的心力在带讨论课、改作业等,是不小的负担。如果录取学校开出的奖学金不同,也是考量的因素,但重要性见仁见智。
如果是间很好的学校,但不给奖学金,应该要放弃吗?如果家里经济许可,能支持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支出(约150-300万台币,公私立学校差异很大),其实可以考虑。为什么是一年?因为进学校之后找钱的管道比我想像中的多、也不真的那么困难。例如可以申请当助教(尤其是大学部的课,甚至是中文课),拿到后学费能减半还可以有半薪生活费。有些老板今年没研究的钱养学生,就会让学生当自己的助教来应急。如果这段时间和金钱的投资能替自己争取到好学校和好的实验室,那就值得了。
3. 学业制度── 毕业要多久?要满足哪些条件?
当初影响我做决定的一大因素,就是毕业时间。学校各系所通常在网页上会放何时要考Preliminary Exam、Proposal、Defense,甚至博士生平均几年毕业的资讯。例如UCSD是四到六年,Johns Hopkins则是六到七年。但多久毕业真的很重要吗?如果之后要往业界发展,通常希望早毕业,不只提早开始累积经历和赚钱,别人也会觉得能早毕业代表有两把刷子。如果走学术界,只要不是久得夸张,通常影响较小,毕竟从博士开始就已经在累积研究的成果。另外,有些学校硕士学位的修课制度、硕士论文或毕业考的规定较有弹性,是可以让学生提早毕业的,能省一两个学期的学费也十分可观。
4. 研究文化与资源── 合作VS.竞争;更多的选择
研究环境对研究生的能力养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实验室的风气会改变学生,而学校整体的研究文化会影响实验室。举例来说,学校是否鼓励跨实验室、跨系、甚至跨校的合作计画。例如UCSD的合作风气非常盛行,教授多有校内和校际的合作,跨系收学生屡见不鲜,学生也可以直接跟别的实验室老师谈合作。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实验室文化、教授风格、研究领域。相较于西岸,听说东岸学校的实验室就比较属于单打独斗型,同侪间竞争感也较激烈。两者并无好坏,但相信每人有各自的喜好。
另一个层面是学校拥有哪些研究资源。大部分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都有丰富的研究资源。例如 UCSD 附近有Scripps, Salk, Sanford 三大研究机构,常邀请大咖教授演讲、举办学术交流的研讨会,能开阔学术视野和人脉。但更重要的是UCSD 学生可以过去找指导教授,增加许多实验室和老板的选择机会。
5. 企业资源── 实习与就业
这点常被国内学生忽略,我当初也是。毕竟国内大学生的企业实习风气不盛,仍多以念书和研究为主。但到了美国,许多人念研究所的目的是就业,那学校的企业资源就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学校拥有多少企业资源,与学校周围产业圈有很大关系。例如工程领域最大的产业圈就在旧金山湾区和波士顿、提到生物科技产业还会包括圣地牙哥,因此这些地区的学校都有很多企业资源。具体来说,很多公司的老板、主管、员工都是校友,他们不只常回到学校跟学生分享企业经验,更重要的是帮学生建立起实习和毕业后就职的管道。这些人脉说不定比毕业证书还要值钱!
6. 生活条件── 工作VS. 生活
念博士是长期抗战,一待就是四五年以上,选择自己喜欢或至少能接受的生活环境很重要。我是觉得除了研究环境,待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会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博士。例如SD 是全美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之一,每天都是好天气,开车五分钟能冲浪,心情也很好。此地栽培出来的博士生,比较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另一个说法是外在诱惑太多)。但也因此,我们系上教授总戏称她的博士生平均都会多一年毕业,「因为过得太爽了」。想要快速累积研究成果、发展职涯,还是要享受生活,我想也因人而异。
念名校比较好吗?
如果上了名校(例如长春藤或很好的公立学校。注意,这里指的名校并不是依据系所排名,而是学校整体排名)。先说声恭喜,基本上学校不会太差。
第一,之所以成为名校,因为它能吸引很厉害的学生。这些学校通常给予学生很棒的学习环境,包括优美的校园、丰富的奖学金、心旷神怡的学习空间、历史悠久的学校文化等等。教授等级高、同侪多元,近朱者赤。
第二,职场上无可避免地名校还是会占点优势(虽然美国职场不像国内职场那么夸张,而且通常只差在第一份工作),毕竟挤得进这些学校的人程度应该不会太差。
不过美国传统名校的概念,大多是根据「大学部」的排名。但大学部学习环境好不见得代表研究所的研究环境好,甚至会有抢资源的状况。而且研究生大部分待在实验室里,通常感受不太到大学部的「文化」。再者,名校通常是综合排名,但研究所领域分的非常细,即使综合排名第一的学校也没办法在所有领域都顶尖。
总和来说,念名校感觉就是到了「学习天气」很棒的地方,这环境让人感觉很舒服,但至于这学校能给你多少实质上的学习和研究资源,就另当别论了。
结速语
选择学校很重要,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排名能让我们快速对各间学校有大略的概念,但我们必须去思考排名背后,涵盖了哪些不同层面的指标。例如该学校强的子领域为何。排名之外,指导教授的选择很重要,但不见得要是决定性的因素;奖学金的制度会影响研究路程,但若上了好学校,即使没有奖学金还是可以考虑。硕博士要几年毕业、喜欢合作还是竞争的研究环境、向往学术型还是企业型学校、重视工作还是生活…… 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因素。
分析了这么多,托普仕留学老师认为选择学校时应该思考的的不同层面,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学校的各项特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重视什么?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对于选学校,或许该站在这样的心态思考:与其选择「大家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不如选择「最能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学校」。如果还是不能确定自己念什么学校,及时联系托普仕留学老师指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