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享有终身教职的林晓东教授,作为一位在美求学及科研超过二十载的华裔学者,她对于中美教育体系之间的差异持有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认识。在林教授的观点中,有三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托普仕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申请美国留学什么能力很重要。
一、良好的写作能力
“写作对每位学生都极具挑战,不仅中国学生,所有学生都感到困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Siegal教授这样答复,但中国学生为何觉得写学术文章尤其棘手?
西北大学经济系的Voli教授给出了启发性的回答:“中国学生学习勤奋且听话,会尽力完成每项作业。然而,他们往往只是复述我说的或书上写的,缺乏个人故事与观点。这是最大问题——缺乏独立思考。”
询问中国学生写作难的原因,他们普遍回答:“本科时鲜少练习这类写作,老师也未教授学术文章写作方法。”学生提交的论文显示,他们确需提升学术写作能力,常无法清晰表达观点或有效论证。
因此,我们需反思如何在大学阶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学术性论文写作。
英语能力是否限制了中国学生的写作水平?曾向多位教授提出此问题。他们表示,英语水平确有影响,但更关键的是大量阅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常抱怨阅读材料过多。确实,美国大学或研究生每周阅读量常达上百页。历史系教授称,每两周读一本厚书对学生而言很正常。
范德堡大学工程学院的Jonnason教授指出:“多读才能写好。读过50本书的人肯定比只读2本的人写得好。”
此外,多位美国教授还提到,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的缺乏导致中国学生在写作时难以结合理论与实践。必要的社会实践和经历对文学创作者和学术写作者都大有裨益。
二、提出问题并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多位教授在问卷中强调,中国学生需更主动参与课堂,而非仅被动听讲。他们应具备质疑精神,探究证据以验证或反驳既有观点。对于中国学生过分依赖考试成绩评价自身的习惯,教授们表示忧虑。
他们认为,考试成绩非唯一标准,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评估学习效果的关键。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Johnson教授指出:“若旨在创新,美国教授乐于合作。但这要求你以敏锐眼光质疑既有知识,而非重复已知理论。”
纽约大学一教授表示:“中国学生擅长总结,但在批评、分析及提出个人见解方面有所欠缺。”
为何提出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提问能将阅读从静态单向接收转为动态双向交流,促进深度理解。提问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内容的清晰度、逻辑性及信息传递的恰当性。
简单记录与抄写仅带来肤浅理解,而提问与批判方能引发深入思考。
提问不仅有助于学术理解,对有效社交交流亦至关重要。
1.提问可助双方发现共识,在团队合作中尤为关键。
2.提问有助于引导话题方向。以课堂讨论为例,提问能引导话题转向自身擅长领域,从而避免无话可说。中国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难度部分源于提问能力的不足。
3.提问能明确交流目标,提升交流效率,避免沟通障碍。
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亚利桑那大学的Levin教授在答卷中表达不满:“无论我如何鼓励中国学生,他们仍不愿发言。在我的课堂上,最沉默的群体总是中国学生。他们不发言,我无法确认他们是否理解授课内容。”
伯克利大学教育学院的Gomez教授反馈:“我的中国学生仅在分数低时才来找我沟通。其实,他们应早些与我讨论如何取得高分。我不解的是,他们课外很少与教授接触,本可利用这些机会增进交流。”
询问中国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他们普遍回答:
(1)“父母和老师从小告诫我,找到正确答案再发言。”
(2)“未想清楚就表达看法显得肤浅。”
(3)“发现答案与他人不同时,我不好意思说。”
事实上,发现想法与他人不同时,更应勇敢表达。表达看法能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并激发新思考。
我曾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发言时,无需担心观点完美无瑕。每人说出想法,正是最佳头脑风暴。不同背景的人分享看法,极大丰富视野,是最佳多元文化交流机会。”
我建议不擅长课堂讨论的中国学生,先尝试与教授多交流,表达困惑,或说出课堂未尽之言。一对一交流能增强自信,转化为课堂讨论的动力。
以上就是申请美国留学什么能力很重要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对美国留学感兴趣,欢迎您在线咨询托普仕留学老师(Tops6868)。托普仕留学专注美国TOP30名校申请,采用5v1服务模式,21步精细服务流程,硬性四维标准+六维背景提升等留学服务体系,为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提供保障。